近日,央行對2015年度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的情況進行了考核,并將根據考核情況對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進行動態(tài)調整,調整將于2月25日實施,相關評估工作在一季度結束后開始。分析人士認為,此次調整對于中小型銀行是利好。
央行相關負責人介紹,去年金融機構的定向降準考核結果有上有下,屬于考核制度題中應有之義,與新增貸款增速或宏觀審慎評估無關。興業(yè)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介紹,據考核結果,央行會對商業(yè)銀行的存款準備金實施動態(tài)調整,滿足考核標準的將繼續(xù)享受優(yōu)惠。
事實上,之前有媒體報道“央行決定對部分銀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,因其新增貸款發(fā)放速度過快”。央行相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否定,據其介紹,從2016年起,央行實施宏觀審慎評估,要看廣義信貸,以及資本和杠桿、資產負債、流動性、信貸政策執(zhí)行情況等。
對于央行實施定向降準的原因,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官肖磊分析道,存款準備金主要還是為了控制風險,如果有些銀行信貸增長過快,壞賬率也比較高,央行會考慮提高這些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。
據了解,央行于2014年引入了定向降準考核機制,主要對“三農”或小微企業(yè)貸款。去年6月,央行正式下調符合條件的商業(yè)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,其中,民生銀行、興業(yè)銀行、招商銀行、寧波銀行陸續(xù)確認獲定向降準資格,據測算總計釋放流動性約400億元。
肖磊認為,央行的定向降準對中小型金融機構是一個利好,大型銀行有比較充足的準備金,即使央行降低風險準備金,這些銀行也不太會提高放貸規(guī)模。 |